(鄂政发〔2016〕55号)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20161019)

索引号
主题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文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10月19日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夯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促进全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和国家推进农业发展的总体部署,编制《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一、“十三五”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强,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全省粮食产量时隔18年后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达到2700万吨,实现“十二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菜篮子”产品生产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蔬菜、生猪、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23.0%、14.0%、29.1%,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多种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油菜、淡水产品产量连续20年保持全国第一位,蔬菜、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柑桔产量居全国第四位。食用菌、蜂蜜、鲜蛋、淡水小龙虾、河蟹等农产品出口位居全国第一位。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全省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2.4%,比2010年增长2.9个百分点。在粮食稳定发展的同时,经济作物发展速度加快,蔬菜成为产值超千亿元的大产业,特色水果快速发展,特色茶比重显著提高。草食畜牧业呈加快发展态势,2015年牛、羊出栏量比2010年分别增长23.57%、6.40%。水产业名特优品种比例不断提高,形成了河蟹、小龙虾、鳝鳅三大“百亿”产业。“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45∶1。休闲农业加快发展,2015年全省休闲农业综合收入190亿元,接待游客近4500万人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民收入以平均每年超过1000元的势头增长,增速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幅连续5年超过全省城镇居民收入。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7%,比2010年增长2.7个百分点,农科教结合逐步增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动植物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6%。农机与农艺加强融合,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实现以机械动力为主的历史性转变。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468.12万千瓦,农机原值达到413.09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3%和56%;主要农作物农机作业水平达到65.8%,比2010年增长10.8个百分点。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12316热线实现市州全覆盖,农业物联网、遥感监测、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加快应用,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在全省全面推进。2015年59个县(市、区)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测面积3013.4万亩,确权249.5万户,订立合同249.5万份,建立登记簿236.5万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壮大,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达到16.4万家,比2010年增长367.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农业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深入实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多农业知识、擅长经营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更多有生力量。全省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633万亩,比2010年增长231.5%;全省适度规模经营耕地面积达到908万亩,比2010年增长235.2%。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金融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加大。

  ——现代农业发展新样板不断涌现,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启动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土地确权工作中,推行随县“九步工作法”,广泛宣传土地按户连片耕种的“沙洋模式”。探索形成了土地存贷合作的“彭墩模式”、服务组织托管的“双丰收模式”、社区股份合作的“檀溪模式”和“兴工业、强城镇、带农村、富农民”的“福娃模式”、以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为主导的“华山模式”。这些模式成为带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典范。

  ——强农惠农政策强化落实,依法治农取得新进展。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开展农业补贴“三补合一”试点,加大农机“一站式”服务推广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湖北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方案,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在恩施州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在襄阳推行“商圈贷”试点,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在全省开展农民负担执法大检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法治建设,先后出台了《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湖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湖北省畜牧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清理省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精减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

  ——农村能源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省清洁能源入户达到417万户,建设各类供气工程6532处,为30万农户集中供气。大力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以“三沼”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面积达到1300万亩,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大力改善,有力助推了新农村建设。稻田综合种养等高效模式快速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多种方式开展,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稳定提升。

  (二)有利条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机遇。“十三五”期间,中央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国际国内农业资源配置、三次产业之间资源配置、农业内部产业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供给端化解农业过剩产能,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业有效供给,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将有利于湖北省加快农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农业比较优势,提升农业竞争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省委提出,“十三五”时期,湖北省要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消费观念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农产品消费总量将进一步增加,对多元、高质、优价、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更大。为农业规模经营、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功能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同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最重要的举措,“十三五”规划纲要把产业扶贫放到了八大重点工程之首,将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项涉农政策和各类项目资源,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多重发展战略叠加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湖北省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巩固湖北省大宗农产品适宜区发展地位。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凸显湖北省农产品流通“枢纽”作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湖北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跨区域产能合作。

  ——新技术普及应用为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信息化技术加速普及,“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开创了大众参与的“众筹”模式,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业生产与管理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有利于打破小农经济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枷锁,将成为打造湖北农业升级版的新引擎,实现湖北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不利因素。

  ——国际竞争压力剧增,农产品市场风险凸显。国外大部分农作物价格持续走弱,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大多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攀升基本见顶,而由于农业要素投入成本趋高,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抬升,两者对向挤压,农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窄,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受限,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此外,受美国主导建立的G7协定、TPP、TTIP等高标准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全球气候变化、金融资本投机、跨国公司控制农业产业链等非传统因素影响,未来农产品市场面临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加剧。

  ——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面临调整,农民增收压力加大。我国农业补贴幅度已逼近国际贸易“黄线”,补贴空间受限。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农业补贴支出压力加大。受农业补贴政策与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调整影响,未来新增农业补贴将逐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棉花、大豆、油菜籽等大宗农产品实施“目标价格”直补政策,一定时期内可能会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进而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运行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压力加大。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衡,农业发展面临人才缺口。全省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农村劳动力呈现出年龄、性别、素质等结构性矛盾和农业用工季节性短缺问题,特别是农村实用型人才“青黄不接”,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后续乏人问题较为严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全省农业发展面临人才缺口。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业发展面临“最后一公里”瓶颈。基层农业公益性服务缺失严重,人员断档,服务缺位,手段落后。在经营性服务方面,偏重于农机服务、农资供应等产前服务,缺乏现代农业急需的农产品加工、储藏、物流、营销、保险等产后服务。经营性服务组织发育缓慢,实力弱小,市场开拓及抗风险能力较弱。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体水平较低,供需矛盾突出,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实际需要。

  ——资源环境约束更加刚性,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长期靠拼资源、拼投入的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导致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年排放量、农膜年残留量过高,农药化肥利用率不高,耕地数量减少、质量总体下降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舌尖上的安全”备受关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更大挑战。全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强。一些地方缺乏基层监管机构、缺人员、缺经费、缺手段,监管能力薄弱,监管者作为不够,来自农产品产地污染的安全隐患较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面对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省农业不仅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还要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拓展农业农村投资空间,为稳增长增添新的动力。

  二、“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

  “十三五”期间,湖北农业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加快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目标多元,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厚植优势,转型升级,奋力开创农业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稳粮增收为重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依法兴农为保障,充分发挥湖北农业发展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产能、调优结构、提高质效、激活市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稳定粮食产能,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二是坚持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有保有压地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治理水平。四是坚持市场导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三)发展定位。

  积极打造“四区四中心”:努力将湖北打造成全国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先行区、“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试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农村改革先导区;努力将湖北打造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南方现代种业中心、华中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长江流域农产品流通集散中心。进一步提升湖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力争湖北农业发展位居中部前列。

  (四)发展目标。

  1.农产品供给目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建成全国高产稳产优质的粮棉油种植基地、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农区精品畜牧业生产基地,巩固淡水产品产量全国第一,食用菌、禽蛋、蜂产品、小龙虾等出口全国第一的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到510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排在全国前列。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初步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畜牧和水产养殖业,到2020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拓展,农业农村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

  3.农业科技与人才发展目标。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能力大幅度提升。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于6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29万人。

  4.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目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国有农场规模经营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领农业生产的格局基本形成,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农民合作社数量增长到8万家,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数量增长到6万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家,农村产权交易额达到500亿元。

  5.农业经济效益与农民收入增长目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促进农民增收获得新成效。“十三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左右,2020年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40亿美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入户,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项目,确保全省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

  6.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新突破,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基本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化学农药使用量进一步减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85%。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达到45%以上。

  表1 “十三五”时期湖北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围绕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主产区粮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兼顾高标准园艺作物基地,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新建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分区开展节水农业示范,到2020年全省新增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

  ——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实施《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县为单元统筹相关项目资金,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按照平原、丘陵、山地分类型实施和粮食主产区优先的原则,重点开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设施、田间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强化后续管护,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3570万亩。

  ——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菜篮子”工程基地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化工厂育苗体系建设,畜禽水产养殖场、养殖小区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改造。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普及适用性、多功能、智能化、精准化的设施农业装备。

  ——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推进水稻、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重点提升植保装备水平。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同步发展,促进平原、丘陵、山区农机化协调发展。厚植国有农场农业机械化优势,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着力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先行区,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防灾减灾体系,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包括信息采集、警情分析、信息发布的农情监测体系,提高农业灾害防范、处置能力。

  ——加快推进互联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订全省农村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积极整合各职能部门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做到资金联投、阵地联建、平台联通,促进信息资源的数据化,网络运行安全总体自主可控。到2017年,全省农村所有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普遍具备20M接入能力;4G网络实现乡镇、行政村全覆盖。

  (二)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

  以确保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总基调,以优质、高效、品牌、特色为目标,深度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渔业。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的现代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深度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以稳定粮油生产为前提,因地制宜发展双季稻、再生稻和粳稻,适度扩大玉米和马铃薯面积。全面开展优质高产创建,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全力建设“双低”油菜生产保护区。调减露地大路菜,扩大设施精细菜规模,加快发展特色蔬菜。全面开展菜果茶标准园创建,推动菜果茶产业提质增效。合理发展油莎豆、优质牧草等新型产业。以打造恩施“中国硒谷”和江汉平原“生态富硒粮都”为重点,加大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富硒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优势畜产品产区。开展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突出生猪、禽蛋、肉鸡、肉牛羊等畜禽产品,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现代畜牧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扎实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等项目,实施调整优化奶业结构,抓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渔业。进一步优化渔业养殖布局,加快形成平原湖区规模渔业、丘岗山区特色精品渔业、江河湖库增殖渔业格局。在做强常规养殖品种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深入推进“一鱼一产业”,继续做强小龙虾、河蟹、鳝鳅三大百亿元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水产大县、特色乡镇、专业渔村,建立一批现代渔业示范基地。深入推进精养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大力推广“稻渔共作”模式。支持有条件县(市、区)整体推进现代渔业示范县建设。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增强科技与人才支撑力。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围绕“科技创新、转化应用、人才培养”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应用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与人才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到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攻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整合各类科技服务资源,建立以农业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农业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加快解决现代种业提升、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等突出问题,加强育种、应对农业自然灾害、节水增效、节能减排、节粮减损、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探索和建立种业研发新机制,突出基础性、公益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加强育种公共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支持科研机构在县域内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集成、熟化农业新技术,形成标准化的操作技术规范,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条件能力建设,发挥农业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基层农技推广员在水稻、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科学施肥、优质品种、病虫防治、综合种养、生态种养、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应用示范推广作用。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兴业;着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组织开展“三农”干部现代农业知识培训,切实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经营管理型和产业领军型人才。

  (四)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推进农业产业在线化和数据化为重点,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促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推动农业大数据创新发展。依托12316“三农”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由“一个中心、N个系统”组成,集农业预警监控、数据集成、指挥调度、智能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业智能服务及行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互通、众筹共享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坚持以用为要,优先围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管理及溯源等领域,做强农业物联网产业链。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研究,加快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生态种养、综合服务等领域建设一批标准化的“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农业物联网整体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大力实施《湖北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2016-2018年)行动计划》,努力把农村电子商务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将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作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区)建设。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推动村镇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利用湖北省农村网格化的基础资源,积极对接“宽带乡村建设工程”“第四代移动通信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把信息进村入户打造成“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做好公益服务上线、便民服务、电商进村落地等重点工作,缩小城乡信息鸿沟。

  (五)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为发展思路,把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和绿色发展理念引入农业,积极探索“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构建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推进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推进粮食变饲料、变工业原料,引导广大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养而种、为加工而种养。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鼓励农民合作社向初加工和流通延伸。围绕15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将其作为农村“强基础、兴产业、促脱贫”的重头戏,抓实抓出成效。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构建企业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机制,探索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示范区。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围绕“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关键点,加快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加强主产区产加销整体构建和区域合理分工,着力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马铃薯主食开发和产业化。在全省打造粮棉油、食用菌、柑桔、茶叶、生猪、肉禽、禽蛋、淡水鱼和小龙虾10条优势产业链。

  ——大力发展农业第三产业,拓展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着眼于产销对接,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全省重要流通节点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或集配中心)和田头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传统农村服务业转型升级。突出生态优势,彰显农业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推介,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打造全省融合发展样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基本取向,从制度安排、产业形态、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各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项目策划,推动各地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鼓励支持国有农场先行先试。在推动“大数据”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向农业渗透融合、推进单一主体建立完善产业链、推进不同主体跨产业契约式融合等方面进行探索,率先将试点地区打造成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

  (六)大力实施“绿色兴农”发展战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强化耕地资源和野生植物(药材)、畜禽、水生物等农业资源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初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适宜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区)建设,建设一批野生植物(药用)保护点(区),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网络,保护地方(野生)动植物(生物)种质(遗传)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严格实施休渔制度,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围绕“一控二减三基本”目标,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农业薄膜、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探索规模养殖粪污第三方治理与综合利用机制,实施畜禽粪便减量化排放和准入制度。加快推进水库限养和湖泊拆围,严厉打击投肥养殖行为。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开展土地酸化治理,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力度。

  ——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县、乡(镇)、国有农场、园区,加快构建“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重点推进四湖流域、汉江流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区)工厂化、循环化、生态化养殖,重点推广节水农业技术、节油节电等机械技术,积极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促进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认真落实禁用农兽药、饲料添加剂规定,加大环保型农兽药和饲料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大力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工作,推广使用高效省柴节煤炉灶。实施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继续开展小水电更新改造和增效扩容,巩固农村小水电发展成果。积极拓展农村能源新领域,加快太阳能产品利用、风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光伏农业、低碳农业试点工作。调整优化农村能源项目结构,以农村社区集中供气为重点,建设一批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和秸秆能源化利用工程,积极开展农村沼气终端产品使用推广工作,完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现农村沼气工程高效利用。到2020年,全省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达到45%以上。

  (七)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做到“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控,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为准则,重点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家禽、淡水产品、食用菌、蔬果茶、蜂产品等优势特色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现代种植业示范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活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和全程可追溯体系。全面建立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对规模化生产主体实行名录管理,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地准出、收贮运等多环节加强监管。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三项制度”。对企业、农民合作社、大中型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生产的农产品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和追溯制度;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地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互为条件、互认对接。对外来农产品,逐步建立起重点产品的准入制度,加大抽检力度。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检测体系,重点整合乡镇农业站所,组建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整合农业部门内部执法和农业质检机构,推进联合执法和农业综合检测,鼓励社会监督,推进社会共治。加强农业、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联管联动,形成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三品一标”证后质量及标识监管链条。

  (八)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完善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体系,创新现代农业投融资机制,打造农业创新发展试验示范平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发放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妥善化解土地流转纠纷。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以规范流转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基本建成全省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积极稳妥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有序进场交易。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各项改革。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机制,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经营主体从事规模种养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农村服务业。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培育壮大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

  ——创新现代农业投融资机制。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将网点和业务向基层延伸,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求的各种微型金融。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和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组建县域农民合作社联合会,积极推进以“构建‘农合联+金融’的信用服务模式、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政府支持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机制、探索农合联内部资金互助模式、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等为主要内容的合作金融创新试点。

  ——打造农业创新发展试验示范平台。以壮大主导和特色产业为方向,着力打造粮棉油优质高产示范区、高效特色产业园、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现代加工物流园区、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区、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示范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各类农村改革试验区为载体,着力开展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等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立足可持续发展,推动各地建立耕地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水产养殖区渔业资源生态修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利用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示范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九)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高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围绕全省“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如期小康”的脱贫目标,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重点聚焦产业发展、能力提高,构建政策、项目、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机制,有效推进资金、项目、技术、要素精确覆盖贫困地区,提高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全力推进产业扶贫。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农业基地,推进产业对有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加快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分享更多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力争每个贫困村建立一个以上的合作组织、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加入一个合作组织。统筹扶贫政策资源,强化产业链构建,探索“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加工园区、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有效对接,形成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全力推进脱贫致富能力建设。突出贫困户自主发展,全力推进脱贫致富能力建设。以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新创业为重点,整合各种培训资源,通过政策扶持、加大投入,重点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优惠政策,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工作者的政策待遇。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行动,鼓励各类人才和应届毕业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全力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突出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缺口难题,全力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建立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产业。建立金融扶贫特惠机制,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对有需求的贫困户实现“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贷款全覆盖。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采取“担保基金+扶贫互助社+银行”“产业扶贫担保贷款”等融资方式,推进设立扶贫再贷款,加大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力度。

  ——全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突出贫困户增收脱贫,打通到户渠道、做实到户链条、创新到户机制,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推进贫困地区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同时,创新生态扶贫模式,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十)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升外向型农业发展水平。

  抓住国家推动“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合作开发、境外营销”,支持农产品对外贸易做强,提升湖北农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示范企业,促进有竞争优势和出口潜力产品、产业的发展。建设食用菌、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加强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建立出口农产品从“基地”到“目标市场”全程质量可控的追溯体系,切实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加大外向型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组建农业“走出去”跨国企业联盟,加快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农业“走出去”发展模式。鼓励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型国有农场等实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湖北农业“走出去”企业联盟,打造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境外投资的“联合舰队”,提升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加快推进境外农业合作和开发。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农业科技交流,建立国际合作示范区,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为重点加强对国外战略资源的利用,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生产研发和培训工作为重点,积极参与国家对外农业合作和援助项目,进一步发挥农垦“走出去”优势,主动对接与非洲的产能合作,拓展农业对外发展空间。

  ——加强出口农产品品牌推广和营销拓展。加强湖北特色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研究,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强品牌化建设与管理,以品牌和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建立和完善外向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服务,降低外向型农企交易成本。建立服务推进机制,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展会,开展农产品境外促销,打通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

  四、产业布局

  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有效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政府在规划、政策和监管等方面的有效引导,依托各地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建设布局优势农业、特色农业、都市农业三大区域。其中,优势农业发展区主要包括江汉平原、鄂北岗地、鄂东沿江区域,重点发展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业发展区主要包括鄂西南武陵山、鄂东北大别山、鄂西北秦巴山、鄂东南幕阜山、鄂中大洪山在内的山地农区,以发展果、茶、药、桑蚕、食用菌、木本油、魔芋、肉牛、肉羊等特色产品为主。都市农业发展区主要包括武汉、宜昌、襄阳、黄石等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水果、茶叶等高效园艺作物产业,适度发展畜禽水产业。

  

  图1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重点区域布局图

  

  (一)种植业。

  坚持优化布局,稳定增强产能。按照“南油北麦城郊菜”的思路,秋冬作物宜粮则粮,宜菜则菜;按照“巩固、稳定、发展”的思路,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低产棉田改种粮食,因水定种,努力扩大中稻和玉米种植面积。优化调整果茶桑药品种结构、种类结构和种植方式,改善品质、打造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种植效益。

  1粮食。

  ——水稻在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以种植籼稻为主,发展布局优质籼稻板块。在鄂东北地区,以种植粳稻为主,发展布局优质粳稻板块。在温光条件充足的地区,巩固发展双季稻;在温光条件不足的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大力发展再生稻,推进水稻“一种两收”;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早籼-晚粳”,“小麦-中粳”轮作模式。

  

  图2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水稻种植布局图

  ——小麦推进小麦种植区域北移。在北纬31度以北的地区,布局中筋小麦板块,扩大小麦种植面积,确保种满种足。在北纬31度以南的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布局弱筋小麦板块,稳定或适当压缩种植面积,适当发展部分大麦替代小麦。

  

  图3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小麦种植布局图

  ——玉米大力发展玉米产业,推广优良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巩固提升玉米产能。在鄂西山地春玉米区,稳定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生产。在鄂北夏玉米区,以籽粒玉米生产为主,积极发展籽粒与青贮兼用玉米,适度发展鲜食玉米。在平原丘陵春玉米区,积极发展青贮专用和鲜食甜糯等品种。

  

  图4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玉米种植布局图

  ——马铃薯建设种薯及加工用薯生产板块和商品薯生产板块。在鄂西高山地区布局高山优质脱毒种薯繁育区,建立优质种薯繁育体系和脱毒种薯“高繁低用”原种生产基地;在鄂西中低海拔区域布局低山和二高山优质食用和加工原料主产区,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建设优质绿色食用马铃薯和加工原料薯生产基地。在江汉平原和鄂东丘陵地区,以扩大种植面积,应用早熟品种、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为重点,发展规模化鲜食型商品薯生产。

   

  图5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马铃薯种植布局图

  2棉油。

  ——棉花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湖北省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等要求,调减棉花生产面积,从次宜棉区向江汉平原、鄂北岗地、鄂东丘陵等适宜棉区集中,重点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

  

  图6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棉花种植布局图

  ——油菜以开发冬闲田种植油菜为重点,继续开展面向三熟制地区的油菜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发挥油菜菜用、饲用、肥用和观光等多功能特性,推进油菜南移,稳定油菜面积。突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重点在长江流域、汉江流域全力建设“双低”优质油菜生产板块。

  

  图7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油菜种植布局图

  3蔬菜。

  坚持“市场导向、就近供应、优势特色”等原则,进一步提高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蔬菜产品安全有效均衡供给。武汉城市圈及大中城市周边以发展设施蔬菜、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为主;鄂西山区以发展高山蔬菜、魔芋为主;鄂西北以发展设施蔬菜、露地菜、食用菌为主;江汉平原以发展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水生蔬菜、西甜瓜为主。

  4果茶桑药。

  ——水果建设长江中游、清江流域和丹江口库区三大柑桔产业带,316国道及汉十高速沿线优质桃产业带,汉江流域砂梨产业带和武陵山区优质砂梨生产区,鄂南水果生产区。

  

  图8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水果种植布局图

  ——茶叶鄂西南武陵山及宜昌三峡茶区重点发展宜红茶、乌龙茶、青砖茶、绿茶,鄂东北大别山茶区重点发展名优红绿茶和出口茶,鄂西北秦巴山茶区重点发展高香绿茶,鄂南幕阜山茶区重点发展青砖茶,鄂中大洪山茶区重点发展名优茶及出口茶。

  

  图9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茶叶种植布局图

  ——桑蚕重点建设鄂东、鄂北、鄂西南蚕茧基地。

  ——中药材重点建设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神农架、三峡中药材基地。

  (二)畜牧业。

  “十三五”期间,依托湖北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种优势,结合各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粮食、土地、水等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积极建设牛、羊、猪、禽等优势区域,带动全省畜牧业快速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肉牛建设汉江流域、大别山-幕阜山和武陵山-秦巴山肉牛产业带,形成襄阳、随州两大雪花牛肉生产基地。

  

  图10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肉牛养殖布局图

  ——肉羊重点建设清江流域肉羊产业带、汉江流域肉羊产业带和大别山肉羊产业带。

  

  图11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肉羊养殖布局图

  ——生猪重点建设江汉平原及鄂中商品猪板块、鄂西南生态猪板块、鄂东生猪板块。

    

  图12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生猪养殖布局图

  ——肉禽打造鄂北肉鸡产业带、生态土鸡养殖基地、鄂南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武汉“1+8”城市圈肉鸭产业基地。

  ——蛋禽重点打造鄂中及鄂东蛋鸡板块、江汉平原蛋鸭养殖板块。

  (三)水产业。

  根据地形地貌、水域滩涂、养殖特点和发展空间,将全省渔业养殖区域划分为平原湖区适度规模养殖区、丘岗山区特色精品养殖区、江河湖库增殖区。

  ——平原湖区适度规模养殖区包括荆州、鄂州、武汉、仙桃、潜江、天门市以及孝感、荆门、黄冈、黄石、咸宁五市的部分县(市、区、国有农场),以池塘健康养殖、池塘网箱养鳝、稻田综合种养为主,重点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区域内重点养殖大宗淡水鱼、河蟹、鳜、虾类、黄颡鱼、黄鳝、泥鳅、斑点叉尾鮰等品种。

  ——丘岗山区特色精品养殖区包括鄂东南、鄂东北、鄂西北、鄂西南四大丘陵山区,含咸宁、黄冈、襄阳、宜昌、十堰、荆门、孝感、黄石、随州、恩施等10个市州相关县(市、区)和神农架林区,以塘堰养殖为主,侧重发展特色精品渔业,兼顾稻田综合种养。鄂东南重点发展河蟹、鳜、虾类、黄颡鱼、黄鳝、泥鳅、斑点叉尾鮰等特色品种;鄂东北、鄂西南、鄂西北重点推进龟鳖生态养殖、大鲵驯养、鲟工厂化养殖、鲶类健康养殖、富硒鱼养殖等特色精品养殖模式。

  ——江河湖库增殖区主要涉及全省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人工水域,以保护鱼类种质资源、保障水域环境生态安全为主,重点发展“人放天养”的天然增殖模式。长江、汉江等大型河流及其支流、河道为河流增殖区,重点规划大宗淡水鱼、中华鲟、胭脂鱼等鱼类人工放流;洪湖、梁子湖、斧头湖等大型水域为湖泊增殖区,放流大宗淡水鱼类为主,兼放鳜、黄颡鱼、虾蟹等品种;三峡、丹江口、清江等大型水库为水库增殖区,主要放流滤食性鱼类以及土著特色经济鱼类。

  

  图13 湖北省农业“十三五”渔业养殖布局图

  (四)加工业。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区,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生产基地,集中布局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粮食加工优质稻主产区,重点发展大米及多种方便食品加工;专用小麦集中产区,发展专用面粉、特色面条加工;特色资源相对集中的山区,发展杂粮精加工。

  ——油料加工依托江汉平原、鄂东和鄂中北“双低”油菜种植基地,建设油菜籽规模化深加工板块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油脂工程技术中心。

  ——蔬菜加工蔬菜集中产地建设净菜保鲜加工企业;大中城市和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蔬菜精深加工企业;鄂西地区发展特色优质蔬菜加工出口企业。

  ——畜产品加工鄂北、鄂西及大别山牛羊生产区,引导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加花色品种;沿江流域禽蛋主产区,蛋制品企业向生产各类具有蛋类营养的食品方向发展;武汉、宜昌、襄阳、荆州、黄冈等大中城市奶源基地,重点发展鲜奶和乳制品加工企业。

  ——水产品加工建立洪湖、潜江、武汉水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园区和荆州、宜昌、仙桃、鄂州水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并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洪湖重点发展大宗淡水鱼、小龙虾、鮰及水生蔬菜、水禽等加工;潜江重点发展小龙虾等加工出口,发展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加工;武汉重点发展小龙虾、鲟、鮰等加工;荆州重点发展大宗淡水鱼、小龙虾加工;宜昌重点发展鲟、斑点叉尾鮰等加工;仙桃重点发展草鱼等大宗淡水鱼加工;鄂州重点发展武昌鱼、小龙虾加工。

  ——饲料加工江汉平原大力发展饲料加工;武汉等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饲料添加剂及预混合饲料;省内边远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兴办饲料加工企业。

  (五)休闲农业。

  根据农业资源分布、地理特征、交通区位和客源市场等情况,将湖北省的休闲农业区域划分为大中城市郊区板块、鄂东板块、江汉平原板块和鄂西鄂北板块。

  ——大中城市郊区板块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荆州、荆门、鄂州、孝感、黄冈、咸宁、随州12个省辖市及恩施州所在城市郊区,人口稠密,交通便利。以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种植为依托,开发“假日休闲体验、亲子亲友游、科普教育实践”等项目,打造都市农业休闲品牌。

  ——鄂东板块位于大别山和幕阜山区的县(市、区),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山峦叠嶂、风光秀美。依托人文、生态及农业资源,开发“传统教育、户外拓展、休闲养生”等项目,打造红色旅游与休闲农业品牌。

  ——江汉平原板块湖北境内地处长江与汉江流域的平原地区县(市、区),水资源丰富,楚文化、三国文化历史悠久。依托水、文化及农业资源,开发大田观光、农耕展示、休闲垂钓项目,培植一批立足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的休闲农庄。

  ——鄂西鄂北板块位于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和桐柏山区、大洪山区的有关县(市、区),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较高,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炎帝神农故里等人文景观众多。依托生态及农业资源,开发登山、野营、避暑、科考、森林探险和森林氧吧等项目,挖掘鄂西农耕文化,打造富有巴土风情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休闲农业品牌。

  五、重大工程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立足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围绕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2650万吨的发展目标,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统筹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和粮食发展等方面的资金,提高主产区、核心区粮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重点支持产粮大县的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土壤改良、良种繁育、社会化服务和粮食仓储设施等建设,力争到2020年江汉平原、鄂北等粮食主体功能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推广集中育秧、秸秆还田、防灾减灾等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大力实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在粮食主产区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设一批粮食烘干和仓储设施,加快选育应用优良品种,开展高产创建和科技指导服务,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生产水平。

  专栏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重大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在省内粮食主产区和棉油优势产区,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实施的项目区,创新项目资金整合模式和管护机制,积极开展和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小型水源配置工程、农业节水重大工程,配套实施田、路、林、电等措施建设,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资金管理办法、统一验收考核,建成旱涝保收、集中连片、高产高效农田3570万亩,永久划为基本农田,列入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

  高效节水建设工程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选择适宜的高效节水方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重点放在粮食生产区及农业基础薄弱地区,和粮食增产潜力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快的灌区;优先安排鄂北岗地、鄂东北等生态环境脆弱区,江汉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及大中城市郊区等。到2020年,全省共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

  粮食高产高效模式攻关示范工程 结合粮油高产创建,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高效粮食生产技术体系。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建立省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6个、市级15个,示范面积1万余亩。

  水稻产业提升工程 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特点,着力建设水稻生产功能区。同时,按照种植面积“调山区、稳丘陵、增平原”的原则,建设江汉平原单双季稻优势产业板块,鄂中丘陵与鄂北岗地优质中稻优势产业板块,鄂东、鄂东南双季优质稻优势产业板块。打造以黄冈市等传统优势产区为中心的粳稻板块;打造以孝感市为中心的香稻优势板块;因地制宜打造“稻渔综合种养”、水稻“一种两收”高产高效优势板块,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选育推广优质品种、推广集成绿色高效模式、完善生产组织方式、加大品牌培育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提升水稻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规模经营水平、良种覆盖率、科技支撑能力、社会化服务水平、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省水稻总产稳定在1650万吨以上,培育5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稻米及其精深加工产品的水平和档次明显提高。

  (二)新型沃土工程。

  围绕提高耕地产出率,坚持“耕地利用和保护并重”的原则,运用综合性工程和农艺技术措施,确保全省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耕地、园地基础地力提升0.5个等级以上。扎实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以高标准农田工程建成区、占补平衡耕地项目区、耕地质量问题突出区为实施重点,通过地力培肥、土壤改良、养分平衡、微生物修复等措施,提升耕地内在质量;通过化肥减量增效,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废弃物利用处置,氮磷生态拦截等措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和监测站,尽快形成全省完整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加强基本农田地力保护。

  专栏2 新型沃土重大工程

  化肥零增长工程 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适期施肥等新肥料新技术应用,大力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还田。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亩均化肥用量控制在26公斤(折纯养分)。

  农药零增长工程 建立一批重大病虫害监测站点和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区,完善各项技术措施。完善重大病虫害监测体系,集成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控害和作物全程解决方案三大技术模式,着力推进精准施药技术应用。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 在耕地过度开垦区实施地力培肥工程、休耕补贴。在江汉平原区实施退化和污染耕地修复工程。在恩施州及全省设施蔬菜地开展土壤酸化治理。

  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在全省构建集耕地地力监测、土壤墒情监测、肥料市场行情监测和配方肥推广“四网”合一的监测网络体系。

  土壤样品保藏库和分析评价中心建设工程 对接国家土壤样品保藏库分库和分析评价中心,建立湖北土壤样品保藏库分库和分析评价中心。

  (三)“双低”油菜保护区建设工程。

  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满足城乡居民健康营养消费需求为目标,全力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突出长江流域、汉江流域主产区,重点建设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共计35个。通过加强油菜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全产业链开发,力争到2020年35个重点县(市、区)实现“六化”(品种双低化、全程机械化、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加工标准化、品牌优质化)目标,带动全省“双低”优质油菜籽产能稳定在250万吨左右,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地位,打造在全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湖北优质菜籽油品牌,振兴湖北油菜产业。

  专栏3 “双低”油菜保护区建设重大工程

  保护区重点县建设工程 按照油菜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标准,将监利县、公安县、松滋市、洪湖市、石首市、江陵县、荆州区、麻城市、黄梅县、浠水县、武穴市、蕲春县、红安县、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县、掇刀区、新洲区、黄陂区、阳新县、大冶市、当阳市、枝江市、宜城市、鄂州市、汉川市、应城市、孝昌县、孝南区、咸安区、赤壁市、巴东县、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等35个县(市、区)划为油菜保护区重点县,加大奖补,提高资金用于统一供种、机械化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的比重,鼓励地方制定奖补措施发展油菜生产,大力推广油菜绿色增产增效模式。

  油菜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 依托油菜保护区重点县,加快适宜机械化新品种、精量播种机、新型配方缓释肥料、化学除草、一促四防、减损机收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油菜品种适机性和机械装备性能,实行翻耕、整地、开沟和种肥药投入综合作业;突破机械收获瓶颈,推广抗倒抗病抗裂角新品种,试验催熟干燥技术,大力推广机械收获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对种植大户,实施精准补贴,启动长江流域油菜机械化作业补贴,支持种植大户进行机械化生产。到2020年,保护区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亩用工量从目前的5.7个减少到1个以内,综合生产成本下降20%以上。推广饲料油菜生产的机械收获、机械粉碎和青贮技术,缓解冬春青饲料缺口,促进草食养殖业发展。

  油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种植规模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代耕代种代收、季节性流转、烘干储藏等方式发展油菜规模经营、专业化服务和油菜籽传统产地初加工。加大对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油菜生产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扶持,减轻龙头企业原料收购的融资压力。发展“互联网+双低优质菜籽油”等电商营销模式,打破收储流通环节制约瓶颈。

  油菜籽加工标准化推进工程 围绕双低优质化目标,制定湖北省低芥酸菜籽油地方标准,规范菜籽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等各个环节。立足千亿元产业目标,开展双低优质菜籽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推进低芥酸菜籽油提质增效和蛋白、多糖、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系列精深产品开发。鼓励大中型企业依托省内原料基地,依靠油菜非转基因优势,拓展省内外低芥酸菜籽油市场。探索适度规模经营和产地初加工融合发展,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加强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初加工产品生产条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浓香菜籽油消费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湖北油菜优质品牌建设工程 突出菜籽油脂肪酸比例适宜、特异营养功能成分高、非转基因、农药残留低等品质优势,评选和推介一批低芥酸菜籽油品牌,做大做强湖北优质菜籽油公共品牌,加强对菜籽油商标品牌的注册、管理和报告,发展一批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实现湖北菜籽油从产量第一到品牌第一的跨越。鼓励企业进超入市、进社区入校园,加强食用植物油健康营养知识的推广普及,引导低芥酸菜籽油消费,带动双低油菜生产。加强食用菜籽油市场监管,强化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督检查,引导低芥酸菜籽油产品优质优价;按照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应标未标的转基因菜籽油产品,及时向社会通报。

  (四)现代“菜篮子”建设工程。

  以“提质、安全、增效”为目标,调动“菜篮子”产品主产区生产积极性,加强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扩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建设规模,落实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应急保障功能,确保一定的生鲜食品自给能力。加快国家级大市场、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农村田头市场建设,引导建设优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支持推进农垦菜篮子终端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菜篮子”产品均衡供应,基本形成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专栏4 现代“菜篮子”建设重大工程

  园艺作物提质增效工程 以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为重点,以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延伸采后处理、精深加工产业链;开展园艺作物“三品”(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着力促进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力争用3-5年时间,在全省蔬果茶和中药材优势产区,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含母本园)50个,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200个,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20个。

  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畜禽养殖场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农户家庭式标准化养殖模式,支持大型现代养殖企业集团,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打造我国南方特色生猪、禽蛋优势产业带。到2020年推动畜牧大县(市)基本建成畜牧强县(市)。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工程、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工程、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建设工程。到2020年改造鱼池200万亩,建设渔业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0个,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00个以上,建设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0个以上。

  “菜篮子”产品产地批发市场 支持“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和优势产区,建设和改造一批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支持各市、州、县大中城镇改造销地批发市场,重点在基础设施、管理、技术、产后处理、冷藏保鲜等方面升级改造,建立灵敏、安全、规范、高效的物流和信息平台。支持城市菜市场、茶叶市场在场地环境、设施设备、追溯平台、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重点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地建设大型冷藏物流中心,与城区冷藏配送中心形成对接。

  “菜篮子”产品监测预警平台 统筹省内省外两个市场,建立健全“菜篮子”产品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围绕蔬菜、畜禽、水产品建立全省公开、统一、权威的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

  (五)农机装备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深入实施农机装备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体系建设、抗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农机工业和流通业服务能力建设及农机作业水平、安全水平和农机信息化水平提升等推进工程,保持水稻和油菜生产机械化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率先实现水稻和油菜全程机械化;抓住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的机遇,着力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突破种植环节中的瓶颈,大力发展播种、育插秧、植保、机收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攻克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缓慢的难点,对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给予特殊扶持,推进平原、丘陵山区农机化协调发展;在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上打造亮点,实现湖北省秸秆全面露天禁烧;在全面机械化上实现跨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同步发展。

  专栏5 农机装备和服务能力提升重大工程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 针对水稻、小麦、油菜、马铃薯主产县区市,分期分批实施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秸秆处理、烘干等全程机械化推进项目,购机补贴资金向推进项目重点倾斜,并配套执行作业补贴、金融扶持等其他措施,争取到2020年粮油主产区实现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突出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关键和薄弱环节,重点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深松整地等技术及配套机具;水稻工厂化育插秧和直播技术及配套机具;小麦精量播种技术及配套机具;油菜轻简高效播栽、收获技术及配套机具;谷物和油菜籽干燥机械化技术及配套机具;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及配套机具;高效植保技术及配套机具。

  全面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推进工程 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和薄弱地区,加强组织协调、整合项目资金,深入开展全面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创建活动。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建设率先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30个左右;鼓励、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和大型农机产销企业开展整村、整乡、整县全面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支持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与涉农各行业的沟通联系与协调配合,从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和产后加工等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研究农机作业规范、农艺技术标准和机艺融合模式,形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建设工程 通过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的实施,逐步形成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导,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为补充的综合利用格局。争取到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与体系建设工程 扎实推进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争取资金投入、改善服务条件,创新运行机制、激发服务活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购买农机具和开展农机化作业服务给予重点倾斜;支持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开展农机维修服务和全产业链经营,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成立农机合作社联社、股份制作业公司、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农机租赁公司等,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大合作、大联合、大发展。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大力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建农机具场库棚,协助解决场库棚建设中的用地、资金问题;加大对机耕道路建设的投入,畅通农机进地的“最后一公里”,建成以普通国道、省道为主干,以县、乡级道路为支干,以通村路、村组路、田间道路为支线四通八达的机耕道路网络;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扶持一批重点农机维修网点做大做强。

  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建设工程 各级政府要对农机工业技术升级、设备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给予重点扶持,促进重大新型农机产品和配套机具的研发和生产。鼓励农机制造企业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历史机遇,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农机推广部门的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合力攻关,突破全程全面机械化中的关键技术,解决本地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中的关键难题。加大自动控制技术、智能农业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步伐,使农业机械逐渐向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机企业集团和农机制造产业集群。构建农机连锁店、4S店、农机超市、品牌店、专卖店、区域性农机市场等多样化的农机流通格局,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农机流通方式,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向流通领域延伸,形成一批农机产销一体化企业集团。

  (六)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促进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围绕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现代农业装备和农产品加工等学科群,加强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站)、农业应用研究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农谷”和华中农高区建设,大力推进以江汉平原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能力建设,选择粮棉油主产区、水产大县和畜牧大县,在全省率先建成“五有”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加强县、乡、村三级“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普及应用。

  专栏6 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重大工程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重点支持省内科研院所加强联合与合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重点开展良种繁育、粮食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农产品产地加工关键技术集成和中试转化,推动精准农业、智能控制、远程诊断、遥感监测、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服务及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

  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支持农业乡镇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和提升乡镇农技服务站的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支持有条件和有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统防统治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农技服务。

  农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重点实施农技推广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构建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到2020年实现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29万人,其中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重点培养30万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创业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企业家等。

  (七)“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工程。

  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建设“智慧湖北”的要求,重点实施五大行动计划:一是实施“互联网+生产”行动计划,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二是实施“互联网+市场”行动计划,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三是实施“互联网+服务”行动计划,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四是实施“互联网+管理”行动计划,推进农业行政管理高效化;五是实施“互联网+创业”行动计划,推进农民创业大众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力争到2020年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业发展方式更加优化。

  专栏7 “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重大工程

  省农业厅农情中心(农情会商室)建设工程 与省级农业应急管理系统对接,按照“1+N”(1个省级综合平台,集成现有行业系统,若干市县综合平台)统筹规划设计软件及集成系统,完善部、省、市、县四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以“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的全省“智慧农业”云平台,提供涉农信息整合、数据交换、文件共享、应用共存的综合信息体系服务。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按照农业部部署要求,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充分利用农村网格化、基层农技站的设施和条件,通过统筹“农业公益服务资源、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两类资源,提供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四类服务,改造建设一批标准化村级信息服务站。

  12316标准化改造工程 全面推动12316信息服务体系与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融合,力争12316综合服务实现全域开通、全网接入,以呼叫中心、短彩信服务、专家远程诊断等功能为基础,对内融入各类农业公益服务,对外接入便民服务和电子商务,支撑信息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

  农业物联网标准化监测示范工程 以农业物联网为依托,研究制定全省统一的标准体系,以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在全省建立50个粮油、园艺、畜牧、水产、农机等农业物联网智能管理示范基地,形成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推广应用模式。

  农机作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强与联通、移动、电信等三大信息提供商的战略合作,通过“农机通”、“金农工程”以及国家“北斗”项目的实施,推动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立,提升农机信息化水平。

  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推广以电子商务协会为纽带、企业和合作社为依托、网商为基础、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依托进村入户村级站,探索农产品网络销售新模式。加强农产品品牌公益宣传,做大品牌推荐宣传平台。力争全省60%以上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的个体私营业主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 建立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管理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省、市、县、乡四级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平台联网,实现全省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

  (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围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和农业科技产业链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示范县。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在粮油、蔬菜、水果主产县(市)分批建设产地初加工设施。扶持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带动力强的加工园区,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相互协作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突破生产和加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品牌工程,培育一批有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以品牌引领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迈上2万亿元台阶,在全国位次不下降。

  专栏8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重大工程

  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支持和鼓励全省农业大县,着力壮板块、强基地;支持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示范工程。力争到2020年将湖北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畜禽产品、淡水产品、茶叶、马铃薯等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

  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集中政策和资金,大力培植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湖北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值达到2万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建设工程 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品物流配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展销中心,发展直销直供、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营销、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等新型流通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力争到2020年过100亿元的园区达到40个。

  农产品加工品牌创建工程 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发展战略,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建省级、国家级名优产品,重点围绕有机产品、新优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展开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80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个。

  农业产业链工程 围绕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模式创新、科技提升、产业链延伸、品牌营销等途径,重点打造生猪、小龙虾、食用菌、马铃薯等农业产业链,大力培植产值过100亿元的产业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九)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立足种业安全,围绕打造“中部种业中心”,形成辐射全国的武汉、荆州、襄阳三大种子产业集群建设目标,统筹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种子工程、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项目,改善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测试、品种审定、质量检测、良种生产和推广条件,提升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监管服务能力。依托国家、省、市各类科研平台,创新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种都”,在荆门“中国农谷”等地建设区域性的特色种子(苗)研发和加工基地。加强农业种源品牌建设,做大做强优质稻、油菜、棉花、生猪、小龙虾、淡水鱼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种子产业。启动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支持和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聚集,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

  专栏9 现代种业提升重大工程

  种质资源保护 建立健全种养业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在秦巴山区、幕阜山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大洪山区等重点资源富集区域,建设一批农业野生植物(药用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重点适宜区域建设农业类自然保护区,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抢救性收集和保护;加大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保种场的建设力度;建立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动态监测数据库,做好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加快完善建设水生动物保护网络。

  种子工程 通过实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良种供应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种业监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三大工程,重点支持育种创新基地、品种性能测试中心、良种应用、制(繁)种基地(场、中心)、种子储备与加工、种业交易、质量监管、种业信息采集及监测等方面的建设,开展重点作物“三圃三园”建设。重点培育和壮大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魔芋、食用菌、柑桔、生猪、淡水鱼等优势种业产业。重点加强江汉平原优质杂交稻、鄂北优质专用小麦和鄂西杂交玉米种子基地建设。同时,围绕马铃薯主粮化,把恩施建成南方马铃薯品种创新中心、西南山区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武陵山区优质商品薯开发中心。

  养殖业良种工程 支持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的培育、畜禽育种场、原良种场、种公畜站、新品种培育场、养殖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湖北生猪种业做大做强,巩固湖北种猪强省地位。开展特色渔业种业建设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特色水产苗种繁育基地,重点建设水产原良种场、水产品遗传育种中心,国家渔业种业示范场,加快亲本更新和新品种研发。

  种业企业培育工程 加快资源整合,支持优势企业重组兼并,打造现代化种业集团,开展育种创新基地、品种测试中心、种子生产与加工基地、质量检测等设施建设。扶持省内特色苗种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创建一批品种创新能力强、扩繁生产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推广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种业示范企业。

  (十)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工程。

  积极推行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循环利用、沼气配套、有机肥加工、发酵床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种养优势互补和资源良性循环。深入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工程,大力推广稻虾、稻鳅、稻鳖、稻鱼等种养模式。对猪禽、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化沼气工程项目进行整合和转型升级。摸清全省农村能源分布状况,按照畜禽养殖业排污量,科学合理地测算可消纳农田、农地的数量和根据产量系数测算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科学测定区域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和环境消纳能力。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围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及示范区创建,合理布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作物秸秆气化、有机肥工厂、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等工程项目,全面实行种植和养殖过程的小循环,最终实现区域内的大循环。

  专栏10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重大工程

  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 开展整体畜禽粪便、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弃农地膜、农药、化肥包装物、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先期开展核心区示范工作。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集中回收站及利用中心、农村沼气工程、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生物肥料加工厂、废旧地膜及农药、化肥包装物回收利用中心、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开发利用中心、果蔬及秸秆类农业废弃物一体化处理设施、秸秆基质化利用设施以及畜禽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生态健康渔业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工程 制定完善生态健康养殖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总结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普及提高渔民学科技用科技水平,做好水环境控制和养殖废水处理。

  稻田综合种养推进工程 着力研究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两收、渔粮共赢”的生态种养的良性循环。

  生物天然气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支持省内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高校重点农业实验室,进一步改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围绕生物天然气开展技术研究。

  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 结合农村新型城镇化、“两型”农业试验区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规划、部署一批生物天然气示范工程,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

  (十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建立健全农业职业培训体系和制度,深入实施“三区”人才支撑计划、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农业职业经理人CEO计划、农业龙头企业人才支撑计划,大学生村官创业“扬帆”计划,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企业家队伍。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到2020年全省系统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进一步完善土地、财税、金融、技术、人才、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体系,着力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外部环境,重点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培育力度,鼓励各类人才领办和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

  专栏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重大工程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着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按照省、市、县三级联动、分层培育的办法,建立职业农民培训认定、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的工作机制。以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和省级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为抓手,重点实施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CEO)、农业产业领军人才、现代青年农场主及创业人才培养工程,贫困地区“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培养生产型职业农民,着力培养技能服务型职业农民,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到2020年,全省系统性培育职业农民30万人,通过30万人的引领,实现全省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

   家庭农场培育工程 以发展粮棉油大宗农作物生产为重点,科学规划家庭农场发展区域和产业布局,大力促进机农一体、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发展。加强家庭农场工商登记注册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对示范家庭农场优先给予扶持。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阳光工程”等人才培训项目平台,开展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把家庭农场纳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范围,积极推进家庭农场生产、管理、营销信息化。

  农民合作社示范工程 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开展示范社认定,建立示范社名录,实行示范社动态监测,建设一批组织机构健全、内部管理民主、财务核算规范、运行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合理的示范农民合作社。分级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扩大理事长、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培训规模。建立农民合作社人才引进机制,鼓励农业、林业、水利技术人员、农村能人等领头创办农民合作社,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民合作社工作,引导农民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

  互助性、经营性服务组织壮大工程 支持农民合作社为成员及其他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生产资料采购经营、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专业服务,培育一批入社农户多、带动面广、服务功能强的农民合作社和联合社。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种子种苗、饲料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农机作业、农产品仓储加工物流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农业服务业,培育一批服务功能齐全、经济实力较强、运行管理规范、具有自主服务品牌的专业化服务企业。制定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的指导性目录,明确服务种类、性质和内容,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易监管、可量化的公益性服务。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工程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县为重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整合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集体“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和集体“三资”招投标中心,作为上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乡镇的服务站点。统一全省交易管理软件,建设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和监管系统,实现“统一交易系统、统一信息发布”。制定农村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实行“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流程、统一收费标准、分级办理业务”。

  (十二)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立足食品安全,统筹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等资金,加强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风险分析评估体系,重点扶持蔬菜、瓜果、茶叶、水产、生猪或肉禽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基地建设。改善“基层渔政机构”执法设施条件,加强种子、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物卫生监督、生猪屠宰、渔政、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等执法装备设施和条件建设。

  专栏12 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重大工程

  渔政执法能力装备提升工程 在重要渔区,配套建设渔政码头建设项目、渔政执法车船艇建设项目、湖北省渔政执法通信网络体系统建设项目、执法取证信息化设备购置项目等4大项目,提高渔政执法能力。

  农业综合执法装备提升工程 规范现有农业执法机构,加强农业执法基础装备设施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信息体系,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和销售环节违法销售行为,狠抓农资市场集中整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省、市、县、乡和生产经营主体四级五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推动市县农产品质检机构通过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支持加强乡镇和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速测工作,建立和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支持大中型屠宰场加强兽医卫生检测能力建设,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工程 围绕主要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茶叶、猪禽、水产品,建立和完善省级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处理平台;加大试点推广范围和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探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可追溯综合示范区。

  农业转基因检测机构条件建设工程 在全省范围内选择合适地区建立3-5个农业转基因检测机构,配套相关检测设备和人员。

  (十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工程。

  围绕提高动植物保护能力,对现有的动植物保护工程、动物防疫体系等项目进行整合和转型升级,突出重大疫病虫害、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植物病虫害防疫防治,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重点加强对外来动植物疫病有害生物监测防控设施、动物疫病控制净化设施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农机试验鉴定设施装备和农机安全监理技术装备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村四级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运行系统、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农业应急决策和指挥管理系统,开发部署便捷、高效、规范的疫病虫害防控、农业生产调度、农机作业调度、农产品市场运行监测、新型农民培育与人才鉴定、农村经营管理等业务信息化平台。

  专栏13 农业生产安全保障重大工程

  植保工程 实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行动,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农药新品种、新药械的推广和农民用药安全的培训,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建成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测、专家远程诊断网络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

  农业生产安全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 加强省、市、县三级农业生产安全物资储备库建设。

  生猪屠宰技术检测中心建设工程 在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省级屠宰技术检测中心,承担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风险监测、检测标准复核、质量争议检测鉴定、畜禽产品卫生检测技术和屠宰技术研究任务。

  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安全评价中心建设工程 建立省级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安全评价中心。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示范场建设工程 到2020年全省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覆盖,长期有效运行。

  农机试验鉴定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物质装备、技术装备能力,着力提升适合不同地区的粮棉油茶等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试验鉴定能力,推动和扶持本省农机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通过农业部的部级能力认定,进入国家或省推广目录,满足湖北省农机化发展需求。

  “平安农机”创建工程 建立和完善以县级农机监理机构为龙头,以乡镇、村为重心,以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以村级农机安全员为基础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贯彻农机安全监理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农机安全监理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机监理装备服务条件,提升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能力和质量。健全“平安农机”示范创建科学评价体系,加强安全监理绩效考核,建立末位淘汰机制。争取“十三五”期间,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15个左右,创建省级“平安农机”县15个左右。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工程 强化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建立完善以“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的全省“智慧农业”云平台,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农业产区环境监测、小麦、油菜籽、早中晚稻大田作物面积、长势预测和估产。

  大宗鲜食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半封闭式监管体系建设工程 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大型的农资生产(或销售)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购销企业、农产品批发企业、农产品零售企业开展强强联合,实行大宗鲜食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半封闭式全程监管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平安渔业”创建工程 对渔港、航标、通讯等安全生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渔港5-10座,整治维护渔港20-30座。推广“安全、节能、环保、经济、舒适”的标准化渔船改造,使天然水域捕捞机动渔船标准化改造率达到60%以上。加强渔业平安示范县和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创建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实施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总体指导和协调。督促各级政府把“十三五”农业发展业绩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定期公布各地农业发展水平、结构、绩效等主要指标,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农业发展第一线,加强对农业各领域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建立完善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综合协调,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会商制度,搞好协调配合,提高服务意识,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承担职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服务效率。

  (二)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稳增长、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农业资金投入渠道,确保各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只增不减,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与综合效益。把农业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转换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大力清理、整合、规范涉农转移支付资金,对“小、散、乱”及效果不明显的涉农资金予以整治;对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的涉农资金予以整合;对地方具有管理信息优势的涉农支出,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切块下达,由地方统筹支配。省级推进简政放权,下放审批权限,按照“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原则,支持县级深化完善规划引导统筹、重点项目主导统筹、奖补资金引领统筹方式,采取“大类间统筹,大类间打通”办法,实行“部门出料、县级炒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破除农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三)强化政策落实。

  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强化惠农政策监督落实,确保惠农政策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补贴的各项政策。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创新管理服务,加强监督检查,把各类补贴政策、农业项目执行好、落实好,发挥政策的激励、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深入开展加重村级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担的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管和农民权益维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农业补贴对象、种类、资金发放的监督检查,严禁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交费,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与目标价格制度,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有效激发种粮积极性与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强化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农业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与整改,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四)构建人才支撑。

  统筹农业人才组织领导,由省农业厅牵头成立全省农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同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全省农业人才工作。整合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资源,加大农业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推进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提高基层农技服务能力。积极做好农业人才引进与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全面、系统、连续、科学地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农业实用科技人才、农业企业优秀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加强农业干部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加强调查,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五)实施评估监督。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行政问责制度,坚持责任到岗、到人。完善规划评估调整制度,及时开展中期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以及国内外形势变化需要进行规划修订的,由省农业厅提出调整方案,提请省政府审议批准。创新评估方式,组织开展总结评估,探索实行年度评估,开展重点领域的专项评估,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完善省农业厅向省政府的报告和沟通机制,及时通报规划实施情况。